禾木 中国西部最北端的乡

导语   禾木草原位于喀纳斯河与禾木河交汇区的山间断陷盆地中,盆地周围山体宽厚,顶部呈浑圆状,河流多切割为峡谷,地形复杂,禾木河自东北向西南贯穿其间,将草原分割为两半,山地阴坡森林茂密,苍翠欲滴,马鹿、旱獭、雪鸡栖息其间。   

  环境

  禾木草原水热条件良好,年降水量达600mm,植被以禾本科与杂草类为主,主要种类有羊茅、毛莫、珠芽寥、苔草及禾草等,生长期5~9月,草高20~50cm,覆盖度90%以上,是附近地区主要的夏牧场和冬牧场。

  历史

  在喀纳斯湖及附近的禾木、白哈巴等村落里,居住着神秘的图瓦人。他们善骑射、滑雪,民风豪爽强悍。图瓦人村落多建在背依山林、靠近水源的草地上,最明显的特征是方体尖顶、颇具瑞士风格的原木小屋,以及小屋周围层层叠叠的栅栏。清晨太阳升起、浓雾消散和傍晚夕阳西下、一片火红的时刻,村庄宛如一幅活的油画。

  图瓦人保存着自己独特的语言和生活习惯。图瓦语是中国现存的稀有语种,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,与哈萨克语相近,因此图瓦人均会讲哈萨克语。图瓦人多数信仰藏传佛教和萨满教,也较完整地保留着古老的部落氏族观念和宗教信仰,每年都要举行祭天、祭湖、祭山、祭鱼、祭火等宗教活动。在节庆方面,图瓦人可以说是兼收并蓄,既欢度蒙古族传统的敖包节外,也庆祝汉族人的春节与正月十五元宵节,还有当地的邹鲁节。

  图瓦人属于中国北方最古老的游牧民族之一,即是晚清《新疆图志》所记载的“乌梁海”人,世代以放牧、狩猎为生,居深山密林,沿袭传统的生活方式。关于当地图瓦人的来历,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说法。当地人认为自己的祖先是成吉思汗西征时留在此地的部分士兵,逐渐繁衍至今。也有人说他们是500年前从西伯利亚迁移而来,与现在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图瓦人属同一民族。

  节日

  敖包节

  又称“塔克恩”节,是蒙古族图瓦人祭祀天地日月大自然的节日。喀纳斯湖畔的图瓦人虽是蒙古族的一个分支,但节日的庆祝却与别的蒙古人略有不同。他们将过节的地点选择在水草丰美的高山丘陵,临时搭建蒙古包,牧民携儿带女,捡起石头堆在敖包上。敖包堆放好后,放上佛像,摆上羊头肉、奶食品、油炸果等供品,然后焚香点烛,由活佛和有地位的喇嘛领着众人绕着敖包诵经(此时妇女不能参加),绕完三圈后,参加者不分老少都要向敖跪拜磕头,祈求老天降福人间,恩赐人们平安无事,带来吉利幸福,祈求风调雨顺,使大地水草丰盛,牲畜兴旺。

  礼毕,开始进行赛马、摔跤、射箭等蒙古族传统的民间娱乐,并宰羊煮肉,大办酒宴。人们欢聚一堂,载歌载舞,场面壮观,气氛隆重热烈,全村男女从在一起,享用奶酒、烤肉等食品,欢度节日。

  时间:农历五月至七月,正值喀纳斯湖畔花开最美的季节。

  邹鲁节

  又名“入冬节”,是喀纳斯湖畔图瓦人的特有节日。在这一天整个夏秋季在外放牧的牧民都要回到村庄,以纪念活佛马盒卡拉逝世日。民间传说,马盒卡拉逝世这天正好是125岁。为了吉祥,返村的牧民在这一天从山上采集一些爬地柏(新疆圆柏)堆成一堆,在傍晚时分,将爬地柏点着呈冒烟状,然后牧民们围坐其周,作揖、祈祷。仪式结束后,人们各自回家,点上油灯取光,所以此节又叫“点灯节”。

  时间:农历十月二十五日

关注更新
返回本地宝首页

热点推荐

最新阅读

反馈